來玩 ubuntu 22.10

前言

ubuntu,目前在 DistroWatch 上的「網頁參觀排名」是第 7 名,這個排名跟我前次貼出 [版本更新] 快速回顧 ubuntu 22.04 LTS 的文章時,排名一致而沒有變動。
ubuntu22.10DesktoponVirtualBoxEp (1)


安裝過程

ubuntu 22.10 很好安裝,不曉得是不是最近碰了一些程序步驟比較多的 Distro,所以,今次在安裝的時候,甚至有一種 ubuntu 似乎把步驟又省掉幾步的感覺。

※影片沒有後製,所以若覺得觀看速度上有點慢,麻煩加速處理。


快速回顧與感想

我試著從 Canonical releases Ubuntu 22.10 Kinetic Kudu 這一篇去看,這個版本在 Desktop 部分的更新,再逐一去對照我自己的使用心得或想法(如下)。

  1. New tools to optimise developer workflows:這裡提到 sshd 並不會開著等,而是要有連線要求時,才會啟動,另外,這個版本所使用的是 debuginfod 這個服務,至於有什麼差別,就文字上來看,一旦開發者有需求,應該會有比較多的「自動化」,試圖優化開發者的工作流程。
  2. Support for microcontrollers and embedded displays on the Raspberry Pi:Raspberry Pi 一直是我滿想入手玩玩的裝置,現在看來,ubuntu 22.10 能夠提供較多的支援,我相信是一大福音,如果能夠持續下去,相信總是好事一波。
  3. Upgraded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oling:對於企業部署來說,這一版本也滿有誠意的。
  4. Improved desktop usability and performance:在看到 Canonical releases Ubuntu 22.10 Kinetic Kudu 這篇貼文之前,我的感受是似乎變得比較順又穩。我猜,會有這樣的感受,可能也是我在同一部機器,以實體的方式運行 Windows 10 好長一段時間,這部機器,扛 Windows 10 在開程式(尤其是載入遊戲)的時候比較喘,相較之下,ubuntu 22.10 就好上不少。

中文輸入法框架的使用心得與選擇上的建議

  1. 蝦米族的話,我比較建議的是 iBus → fcitx(4) → fcitx5,因為 iBus 是系統預設的中法輸入法框架,只要再服用行易有限公司官方釋出的嘸蝦米輸入法的 iBus 表格檔,算是滿簡單輕鬆的。
  2. 新酷音族的話,我個人比較喜歡直接換用 fcitx5,這比較純綷是我個人的喜好。另外,我製作一支影片,提供給也想用 fcitx5 搭配新酷音輸入法的伙伴。

    ※影片沒有後製,所以若覺得觀看速度上有點慢,麻煩加速處理。

後記

  1. 本次安裝使用的 ISO 檔版本是 ubuntu-22.10-desktop-amd64.iso。
  2. 僅管 ubuntu 22.04 LTS 並沒有讓我 Long-stay,今次稍稍把玩一下 ubuntu 22.10,我個人還滿喜歡的。
  3. Canonical releases Ubuntu 22.10 Kinetic Kudu
  4. Kinetic Kudu Release Notes – Release – Ubuntu Community Hub

發佈留言